太陽能科技過去最大罩門就在於,一到夜晚或陰天,太陽能電池就一籌莫展。根據紐約時報日前報導,已有太陽能業者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,關鍵就在於太陽的熱能。

 

大家在國中時都學過,熱能可轉變成電能,美國太陽熱能公司Ausra的執行副總裁歐唐納舉例,咖啡保溫瓶和筆記型電腦的電池儲存的能量相當,但保溫瓶最多只要150元,筆電電池則要4000多元,這就是何以太陽熱潛力無窮的原因。

現有的太陽熱能電廠都是利用太陽的熱能,將水化為蒸汽,再以蒸汽產生的壓力驅動發電機。不過,太陽熱能系統都不能立即使用,必須像水壩一樣,存夠了水才能放出來。

 

於是有一家業者將透鏡排成多個同心圓,結合成一個焦距短、可強烈聚光的大型透鏡,用來加熱長達數公里內含保溫液的黑色管線。另一家則是透過「集熱塔」技術,用數百座反射鏡對著兩個軸心塔投射,其中一個軸針對太陽的日間移動,另一軸則追蹤太陽年線。

 

在塔內及塔下的儲存槽放了數萬加侖可耐極高溫的熔鹽。只要陽光夠強,一座集熱塔可產生250百萬瓦電力,足夠一座中型城市所需。

太陽能業者表示,利用熔鹽儲存熱能,可讓渦輪發電機完全擺脫太陽西下的限制,較之傳統的太陽光電發電廠,所用的土地少得多,發電量也大多了。

對太陽能發展研究多年的台大機械系教授黃秉鈞指出,美國雖然是產油大國,但石油終有枯竭的一天,美國對太陽能的研發腳步,很值得注意。目前已知,美國政府預計要在未來40年投入4000億美元,希望到2050年時,太陽能發電可達到總發電量的69%。

黃秉鈞說,美國人提出的構想的確是可行,但若要用在台灣,卻完全行不通。關鍵在於不論是傳統的光電發電廠或新發展的集熱塔,都需要大面積的土地,美國有一堆高溫、無人沙漠,可以用來更有效收集太陽熱能,所以最近在北非、地中海區域都有類似的發電構想要興建,台灣要多利用太陽能,必須想出新方法。
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9022505325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px } A.smaplink IMG { PADDING-RIGHT: 4px; PADDING-LEFT: 2px; PADDING-BOTTOM: 0px; WIDTH: 31px; PADDING-TOP: 0px; HEIGHT: 13px }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Q 的頭像
    QQ

    w28822的部落格

    Q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