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價格趨勢的波動有時非常劇烈,甚至難以掌握。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,是採用移動平均(movingaverage)。
移動平均可以緩和股價的波動,將種種的扭曲降至最低,以平滑的曲線代表股價的趨勢。在股價趨勢的技術分析中,移動平均有三種基本類型:簡單(simple)移動平均、加權(weigh-ted)移動平均與指數(exponential)移動平均。
移動平均的基本應用

移動平均是一種經過平滑化的趨勢,均線本身便代表支撐與壓力。在上升的行情中,折返的價格走勢可以在移動平均獲得支撐。同理,在下跌的行情中,反彈的走勢會在移動平均遭逢壓力。移動平均遭到觸及的次數愈多(換言之,其所代表的支撐或壓力愈有效),穿越所代表的意義愈重大。
所選擇的移動平均應該充分反映根本趨勢;所以當它被穿越時,即代表趨勢可能已經發生變動。如果移動平均已經趨於平坦或改變方向,而價格在此時發生穿越的現象,是趨勢反轉的明顯徵兆。
當穿越的現象發生時,如果移動平均仍然順著既有的趨勢發展,僅應該視為趨勢反轉的初步警訊。確認反轉必須等待移動平均趨於平坦或改變方向,或根據其他的技術指標來判斷。
一般來說,移動平均所涵蓋的期間愈長,穿越所代表的意義愈重大。以18個月和30天的移動平均來比較,前者遭到穿越所代表的意義便遠大於後者。
移動平均的方向反轉,這種訊號通常較移動平均的穿越更為可靠。如果方向的改變是發生在市場的轉折點,代表非常明確的訊號。然而,在大多數的情況下,均線的反轉會發生在新趨勢開始之後,所以僅適用於確認。

總之,我們可以把移動平均視為「移動的趨勢線」,如同趨勢線一樣,其重要性取決於長度(涵蓋的期間)、遭到觸及的次數、以及上升或下降的角度。
何謂有效穿越?
我們可以運用過濾的技巧來排除某些錯誤的穿越,所運用的過濾方法取決於時間的長度,以及個人的經驗。舉例來說,我們可以僅接受3%以上的穿越,忽略其他的穿越訊號。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我們取40週的移動平均,3%的穿越可能代表一波價格走勢的15%至20%,或許是可以接受的過濾方法。另一方面,如果我們採用10天移動平均,3%的穿越可能代表整個價格走勢,這種過濾方法顯然毫無意義。
某些分析師認為,單一期間的假穿越相當常見,所以在判斷移動平均的穿越訊號時,至少必須等待一個期間以上。以每天的資料來說,移動平均被穿越,應該等待到第二天或第三天才可以進行判定。在判斷有效的穿越時,綜合採用期間與百分率的準則,或許是更合理的方法。
移動平均通常以收盤價為計算的資料。收盤價較其他盤中價格可靠,因為代表投資人願意持有部位過夜的價格,以週線圖來說,是持有部位到隔週。盤中價格經常受到人為的操縱,或受到新聞事件的情緒性扭曲。基於這個理由,我們在判定穿越訊號時,應該以收盤價的穿越為準,如果盤中交易希望採用移動平均的穿越訊號,最適合採用盤中高價或低價的移動平均。 註:但是在採用週線圖等較長期K線圖時,顯然時間過濾原則不必過於拘泥,因為多一週的時間,可能已經是相當大的漲跌幅。
如何選擇計算的期間?
移動平均的長度愈短,對於價格的反應愈敏感--這可以讓你儘快掌握趨勢的變動。在另一方面,長度愈短,移動平均愈經常改變方向,產生較多的反覆訊號(whipsaws)。移動平均的長度愈長,可以減少反覆的訊號,但訊號的落後程度會加大(不能及時掌握趨勢的轉折)。
移動平均的計算期間,取決於所觀察市場趨勢;換言之,短期、中期或主要趨勢。因為不同的趨勢具有不同的特質,相同的趨勢又會處於不同的循環階段,所以並無所謂「完美的」移動平均。近年來的電腦科技進步快速,許多研究試圖尋找最佳化的移動平均期間。根據各方面的研究資料顯示,不存在一種完美的期間長度。
在某特定期間內,極度適用於某個市場的移動平均,非常不可能也適用於未來。我們在談論期間長度時,賓際上是嘗試尋找一種最適用於某特定時間架構-- 換言之,短期、中期或長期--的移動平均。一般來說,長期移動平均較不容易受到人為的操縱,或受到消息面的隨機性反應所影饗。所以,長期移動平均的測試結果往往最理想;不論以天或週為單位,40期以上的均線通常比較理想。另外,研究資料也顯示,簡單移動平均的表現,通常優於加權或指數的移動平均。
務必記住,在辨識趨勢的反轉時,我們是運用一整套的技術分析藝術,而移動平均僅是其中的一部份而已。
現在,你要問到底是要用哪一條平均線?沒有答案,只有個人的喜好。
STAN WEINSTEIN:長期投資者使用30週MA;交易員使用10週MA。
Alexander Elder:如果希望掌握主要的長期趨勢,可以考慮200天的均線。大多數交易者都是採用 10天到20天之間的EMA。移動平均的長度不應該短於8天,否則會破壞它身為順勢指標的功能。就我個人而言,過去幾年來大多採用 13天的EMA。
MARTIN PRING:30週MA與10週MA,如下節「兩條以上的平均線」。
杜金龍:10日線與30日線交叉效果最好。年線則為多空分界,破年線最好立刻退場觀望。 在台灣,一般是做如下分類:(摘自廖繼宏:我的技術線形會轉彎)
移動平均線依時間長短,可分為短期、中期及長期移動平均線。實務上,短期為10日以下的移動平均線,中期則是介於20日的月線至60日的季線移動平均線,長期則是半年線以上的移動平均線。
(1)短期移動平均線

3日線:起伏大,易扭曲,難尋軌跡。
5日線:可與週線相互印證,強勢股拉回的第一買點。
10日線:確實反應短期股價平均成本,為短期回整的重要支 撐,為指數整理的第一買點。

(2)中期移動平均線

20日線:即月線,普遍使用,個人在實務操作上判斷中期走勢 時最常使用的均線。
60日線:即季線,樣本大小適中,波動幅度平滑,有軌跡可 尋,轉折點明顯有效。我們通常以季來觀察景氣變化,上市櫃公 司公布季報對股價影響大。

(3)長期移動平均線

120日:半年線。
240日:年線,其軌道更為平滑,偏差度相對降低,為多空市 場分界點。年線上揚,股價在年線之上為多頭市場;年線反轉向 下,股價在年線之下為空頭市場。

在週線上,則看4週均線(20日線)、13週均線(60日線)、26週均線(120日線)、52週均線(240日線),更長期的均線為104週線均線(兩年線)、260週均線(五年線)。月線上則看12月均線(年線)、24月均線(兩年線)、60月均線(五年線)、120月均線(十年線)。
兩條以上的平均線
某些趨勢的判斷技巧,是採用一條以上的移動平均。訊號是發生在短期均線穿越長期均線的時候。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其價格資料經過兩次平滑,不僅可以降低錯誤訊號的發生次數,而且時間落後也相對短暫。就股票市場的長期趨勢來說,10週與30週移動平均線非常適用這種方法。
當10週均線由上往下穿越30週均線,且30週均線處於下降狀態時,代表主要趨勢向下的訊號。同理,10週均線由下往上穿越30週均線,而30週均線是處於上升狀態時,代表主要趨勢向上的訊號。如果10週均線向上穿越下降中的30週均線,或10週均線向下貫穿上升中的30週均線,都不代表有效的訊號。

http://www.tshine.com.tw/?m=20091022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